据统计,我国电机系统总容量约为7亿千瓦,每年新增容量达到1.5亿千瓦。
“中国工业用电的近70%都是通过电动机消耗的,即使电动机效率提高很小的值都可以带来巨大的节能量。”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若虹对记者说。
尽管我国是电机生产大国,但高效节能电机在国内市场销售份额不足2%,大量生产出口国外,长期面临着“洋人吃肉,国人喝汤”的局面。
成本过高成了推广困难的主要原因。“由于高效节能电机比普通电动机成本高20%以上,企业不愿意负担,造成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很低,以至于虽然国内很多企业能生产符合欧盟标准、美国标准的中小型电机,但95%以上的产品都以出口为主。”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同时,该负责人也表示,对于中国的工业企业来说,在整个电动机生命周期内,其运行成本一般为其最初购买成本的50多倍,因此,电动机效率的提高可以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收益。
去年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、节能节材的新型高效电机——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在深圳研发成功。这意味着我国在高效节能电机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。技术达标、节能需要,高效电机推广已是弦上之箭。